Heal your past, Find your purpose, Live consciously, Self actualize

Category: Life

2022总结

2022过得如何?长大之后的人生跟过去比较,总觉得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命运好似认定了我什么都可以接受,就这样一年一年增加情绪范畴,替我训练心灵肌肉。但2022过的是比2021,2020都好不少的,重建了一些疫情之后的生活,也自己推翻了一些生活里的秩序。

高光

1月底和4月底参与了两次为期一周的meditation retreat,一个是印度教的,一个是纯mindfulness(有写感受可以看之前的博客)。3月去费城玩,同一个周末申请领养梦中情狗Jade。1-5月中旬,其实很喜欢我当时的工作,也积累了很多新的技能。host大型的线上课程,怎么搭建课程框架,怎么面对铺天盖地的客户反映。5月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上街反对禁止堕胎,和象友们一起去的。6月份很幸运实地看到的第一套房子就很喜欢,周围的社区和房子本身的layout都喜欢。没有跳过任何检查也没有跟其他人有bid war,顺利地买下这套房子。6月份探索了一些公园和public bbq。7月份在家复刻韩式烤肉,跟小伙伴录了催不生大会播客。8月份去芝加哥玩,又面姬了象友们。9月份确证了adhd,开始学data相关。10月份在新居住地附近探索了一些秋景,今年的叶子特别美。10月份离职学完了Google data analytics certificate,学了一个星盘课程,去了Charlottesville给家属庆生。11月开始认真学习星盘以及做adhd相关的content,接触了一下雷诺曼。12月份,录了一个adhd相关的播客,星盘和塔罗解读又开始啦。学习用星盘看运势,学习塔罗,学习yule相关的习俗。年末当然要挑战自己做大餐,虽然每次都有一道翻车的小点心,但是总体还是技术有上升,毕竟自己能擀意大利面了。

实际上穿插的

非常非常多次的政治抑郁,2月份的乌克兰战争的开始,3月底开始一直到6月初我爸妈和我的闺蜜们在上海经历了严酷的封控,我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后来8月份的时候就自己强行学习了怎么海外用淘宝)。5月份的,推翻Roe v Wade的决定,也是内心一沉。10月份的毫无悬念的连任,明明知道是无望,但是真正经历的时候却还是非常难以接受。12月的无序放开,更是让人不明白为什么要遭这么多罪。但也意识到,做事情和发声,是抵抗政治抑郁的最佳方式,就像不明白播客采访的那些抗争者所说的。

6月开始意识到自己厌班了,试图在前司探索其他路线,但是无果。8月份在芝加哥玩完回来,经历了非常burn out的工作schedule,也是出去玩让我更意识到了我想要的是什么,爱和连接。10月份的时候,又收到了一个上半年合作沟通很多的老师,意外去世的消息。

意外的感恩

从养狗子前的焦虑到头两周的崩溃,到现在能理解狗子的小心思,每天都收到她好多的爱,也很努力地在爱她。费城的艺术邂逅,请看之前的游记。芝加哥的中餐,芝加哥的夜聊,芝加哥的art deco建筑让我想起上海!Jefferson故居的植物,抚慰了我的几近panic attack的内心。11月初民主党在选举中扛住了,没出现red wave。重回kpop的怀抱,要是没有kpop给我兜底,我可能更难恢复心情。

看了三次live concert,4月份的Kaleo,7月份的小型jazz bar演出,8月份的Leon Bridge。Kaleo真的没有废话,上台就唱,还兼顾了好多上一张专辑(A/B)的歌曲,我从18年等巡演到现在真的很满足了。好像还跟家属或者朋友出去蹦了拉丁迪了三次,蹦到最后dc的music scene已经完全edm化了,我也是挥挥手告别没有一丝留念。

意外的adhd的确诊,离职以后跟前同事保持了朋友般的联系。

最没有想到的是10月份的海外海报接力活动,11月底人们开始抗争反对封控以及海外中国人的回应。出现了很多很多我以为,可能要几十年以后才会看见的场面。还有抗争中,人们的创造力和多样性。

kpop在看什么

地狱开头的年初还在消化家属爸爸的意外离世的时候,意外看了smtown家族演唱会,就已经很感恩smtown能每年免费造福大众了。2月份昌珉的solo出了一首非常有blues风格的歌曲直接把我带回kpop坑里了(超级推荐max changmin的devil, alien和manic)

现在更喜欢看的kpop里展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女性力量,少女天才rapper李咏知参与的两部综艺《地球游戏厅》+《没准备什么菜》,jaejae作为女pd所制作的《文明特快》。youtube和tiktok,让节目的流程更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每一次都会根据来宾作很多调整,尤其是文明特快每一期所作的功课太令人佩服了。李咏知身上的蓬勃的生命力,典型的gen Z多线发展的女性。可以在综艺上素颜出演,也可以在自己的综艺里让kpop爱豆放松真诚连接。可以跳舞,也可以rap唱歌。Jaejae和咏知都没有被某一种身份局限住,在以前的电视台时代,可能她们只能是搞笑女。但是现在她们可以自己做pd或者主持人,探索自己创作的边界。《地球游戏厅》里全女性嘉宾的连接,互相坦诚信任,给彼此拍照和姐妹一起搞怪。一起在深夜里看星星,或者谈哲学到底什么是爱。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有成年人,都希望能够拥有的友情吗。(四个kpop亡灵的猜歌曲问答很好笑!看她们兢兢业业,开着玩笑就自己搞满拍摄素材,强大的游戏力和互相配合。老罗吃瘪,时代的对撞,也是一大看点)

Honorable mention:二代女团的回归-少女时代和Kara,好喜欢女孩子的事业心啊!Kara的when I move,不是粉也会觉得好听的歌曲。Mamadol也是一二代女团回归,看到女孩子依旧追梦,很感人。五代女团的百花齐放,什么样风格的都有。

影视

能碰到人生影视剧,应该是很稀少的体验。2022年不但碰到了,还碰到了两部半。一部是电影《妈的多重宇宙 》,一部是韩剧《我的解放日志》,半部是综艺《地球游戏厅》+《没准备什么菜》。

《妈的多重宇宙》好险是在完全厌班之前的四月下旬看的,不然这种人生完全无意义不如我们一起来与宇宙共毁灭,肯定会把我带进去。跟可爱的小伙伴们聊过一集关于这个电影的播客,欢迎收听。我最喜欢的当然是亚洲亲情的淋漓尽致地展现,恨也有爱也有,绝望也有希望也有,桎梏也有想放手也有。还有女儿作为”大反派”,是为自己找不到人生意义而反,不是为了男人或者其他得不到的东西。这里有一个新的补充点是,导演之一在创作这个电影的过程中确诊了ADHD,Evelyn的设定也是有未确诊断的ADHD。https://www.salon.com/2022/04/17/everything-everywhere-all-at-once-daniels-adhd/

《我的解放日志》是五月下旬开始看的,起因是到处看到人推荐这个剧,一开始以为是什么抗战剧。直到搞玄的贝拉老师也推荐了这个剧,我就开始看了。整个传达得非常细腻,只有亚洲剧能做到的细腻。压抑,觉得人生很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兄妹三人展现出来的应对方式是贪嗔痴,有尽力做更多的,有一直在抱怨的,有心态上逃避希望他人帮自己解决问题的。转变的开始,是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想做的事情就不在乎他人看法,开始做一点。跟其他人产生真实的连接以后,会觉得自己是更可爱的,不管做什么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每一件开心的事情,积累开心的几秒钟,积累到五分钟就可以继续走下去了。我在看这个剧的时候,也是自己生活中觉得很压抑的时候,所以剧的前半段,看得我过于有代入感了。转变之后也很真实,也不是人生从此就平步青云了。大家还是会怀疑自己,还是有很多问题要处理,但是可以多相信自己多爱自己一点了。我所经历的夏天和秋天,也是我自己的解放过程。从传统职场中出走了,相信自己爱自己,会不会让这一次的出走探险延续得更长一些呢。

Honorable mention:

梦华录 (实景美,人美,一开始剧情紧凑。还有很多女性之间的互助和爱)

Dying to Know: Ram Dass & Timothy Leary(给我们做house inspection的小哥,有过near death experience,跟我们说起冥想,神,Ram Dass这些。给我推荐了这部纪录片,让我更了解了Ram Dass成为Ram Dass之前是谁,以及Timothy Leary对于60年代的影响之大)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由同名书adapt的纪录片,这次看纪录片的时候,一个突出的想法是,60年代做psychedelic实验的人们,是怎么熬过了漫长的几十年的无法做这些实验的岁月)

Workin’ Moms (motherhood的真实性,或许会解除一些对于母职的紧张,或许会让人根本不想生孩子。很喜欢这部剧的女导演,也是主演)

非常律师禹英禑(可能是亚洲第一部以自闭症人士,作为主角的电视剧。演员演绎得很好,体现出来的case,也都是有更大的社会议题关怀的。比如lgbtq+,比如环境保护vs城市发展)

打包袱 (少女时代的Yuri主演的历史剧,所有角色都演技在线。剧情紧凑,也让我更了解到光海君在位时期的历史)

The Crown 前两季(第三第四季其实也还可以,但是渐渐的有太多的Diana和Charles。由于看这个,还看了很多讲皇室的History Tea Time)

Dolly Parton: Here I Am (在看似轻松的country music里,写了很多女性现实状况的歌手。即使这么受欢迎,也有十五年左右的低潮期,但是这些时间里还是继续在创造音乐和巡演。Believe you got something to offer to this world, and offer it.)

My Next Guest with David Letterman and Volodymyr Zelenskyy (清醒,真实,有感染力的英雄)

Tokyo Godfather(不管是什么看上去不符合社会规训的人,都是值得被爱的)

可惜的

没有看到Khruangbin的现场

ring fitness落灰啦,新年要用起来!

Bread Making, Preferments and More

我发现面包里的一些中文术语,一开始我跟英文对不上。现在终于搞清楚了,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间接法 using preferments

preferments一般用总面团20-30%的面粉,就是一个单独制作的小面团,先让这个小面团发酵,再把它加入主面团。

preferment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酵母,一类是使用普通商业酵母。

纯天然酵母preferment:sourdough酸面团,levain鲁邦种

使用商业酵母的preferment(这类是家庭做面包更常使用的)

1. Poolish 波兰种,液种

100% 面 : 100% 水 : 0.25% 酵母

室温发酵,15-18小时。

用来制作比较硬的面团,比如法棍,country loaves,crusty breads

2. Biga 毕格种,中种*

100% 面 : 55% 水 : 0.25% 酵母

室温发酵,15-18小时

多用作意大利面包,Ciabatta,Focaccia和其他意大利面包。

因为是比较硬的preferment,多用于制作高水量的面团。

*我还是不是非常确定中种是不是Biga,看了一些比较专业的博主是这么归类的,他们制作的种过年种功能面团也确实更符合这个水面酵母比。但是知乎上有一些文章,把中种说是sponge,但是明显酵母比和发酵时间都对不上。中种面团也可以用到70-100%总面团的面粉,多是冷藏发酵。

3. Pâte Fermentée 法国老面

100% 面 : 60% 水 : 1% 酵母, plus 2% 盐 (唯一一个含盐的种)

室温发酵4-6小时

也可以先发4小时,再冷藏过夜。

什么面团都很合适,尤其适合常常做的面包,可以自己留一块老面。

4. Sponge 海绵种

100% 面 : 60% 水 : 1% 酵母

发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发完就马上用。

适合用于加了蛋奶的enriched面团,甜面团,和无需更多组织的面团比如bagel

Food 52 Preferments 有很多如何转换方子的公式 https://food52.com/blog/17140-preferments-and-how-to-adapt-any-bread-recipe-to-use-one

直接法 not using preferments

1. Tangzhong 汤种法,烫种法

请注意,汤种法不是液种/波兰种(这个翻译太像了)

先将一小部分面粉和液体加热成糊,再加入主面团材料里。(虽然它叫种,但是它没有酵母,所以还是直接法)

这样做可以使得面团吸收更多水份,发得更高,非常松软湿润,更长时间保持口感。

https://www.kingarthurbaking.com/blog/2018/03/26/introduction-to-tangzhong

2. 水合法 Autolyse

将面团里的面粉和液体(包括牛奶,水,蛋液,奶油等等)混合,静置20-60分钟,但也可以冷藏静置更久。水合结束完,再加入盐酵母等等其他材料。

水合的过程中,面粉已经开始产生筋性,可减少揉面时间,更容易塑形。

尤其适合做全麦面包,能保证全麦面粉完全湿润。

水合绝对不可以加的材料是酵母和黄油,会阻碍面筋的组成。

https://www.kingarthurbaking.com/blog/2017/09/29/using-the-autolyse-method

水合,烫种都可以跟preferment结合,一起制作面包。

介绍两个我觉得讲的很清楚的老师

小一点的厨房讲的关于中种 https://youtu.be/DdsgYn2IgA4

米老师讲的关于水合 https://m.dealmoon.com/guide/944768

Engage in the society in a mindful way

“It did not really matter what we expected from life, but rather what life expected from us. We needed to stop as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instead think of ourselves as those who were being questioned by life—daily and hourly. Our answer must consist, not in talk and meditation, but in right action and in right conduct. Life ultimately means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find the right answer to its problems and to fulfill the tasks which it constantly sets for each individual.” 

― Viktor E. Frankl,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我很清楚自己在昨天被所看到的新闻改变了,昨晚今早都在想同一个问题:我如何打破以往对于新闻关注的循环。以往是两周陷入新闻里,现实生活照顾不好,两周以后burn out,我再将眼睛调开不再去看。

如同Victor Frank说的一样,我想昨日的新闻,或许是what life expected from我们这一代人collectively. Our answer must consist, not in talk and meditation, but in right action and right conduct。

然而交出答卷的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很长很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要如何能做到关注新闻,做力所能及的参与却不完全burn out。我们要如何确保till we meet again的时候,我们不是仅仅剩下一个空壳,内里只有愤怒和苦楚。

这是我之前国会山暴乱之后搜寻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简要的起始指南。也分享给大家,请勿转出长毛象。

1. 每个人都必须要去面对这个现实,没有一个人有完整的答案,我们每个人都有拼图的一小部分。我能贡献的是什么呢,最后我的切入点是从自己的character strengths里找到的,spirituality。我也非常期待看到,大家运用自己的长处。

2. Taking a sit is taking a stand。在这个漫长的参与过程中,self care是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方式。一些我自己的self care:每天早上冥想45分钟,写三页morning page(很好的自我宣泄但又不会给任何人带来痛苦)情绪上来的话,用shaking & dancing发泄出去。需要练习的是,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及时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做grounding exercise,与朋友一起观察,我们的情绪出现在身体的何处,按时吃饭睡觉健身。

头两点的来源

National Trauma–Now What? | Jon Kabat-Zinn Special  https://www.happyscribe.com/public/ten-percent-happier-with-dan-harris/313-national-trauma-now-what-jon-kabat-zinn-special-edition

A Wise and Counterintuitive Way to Meditate in a Crisis | Lama Rod Owens https://www.happyscribe.com/public/ten-percent-happier-with-dan-harris/314-a-wise-and-counterintuitive-way-to-meditate-in-a-crisis-lama-rod-owens

3. Engaged Buddhism 入世佛教的14条准则

新版更详细 https://plumvillage.org/mindfulness-practice/the-14-mindfulness-trainings/

旧版更简约 https://www.thewayofmeditation.com.au/14-principles-engaged-buddhism

principle 2 “Do not think the knowledge you presently possess is changeless, absolute truth. Avoid being narrow-minded and bound to present views”

说实话我这两年的社会观点改变了很多,我应该为以前自己怀疑过bbc的报道感到羞耻吗?我可能不这样想。我一时的想法不等同于我整个人,我的想法现在改变了。我就按照新的想法去生活去参与。我希望已经醒悟过来的大家,不要为以前的想法自苦。

principle 3 “Do not force others, including children, by any means whatsoever, to adopt your views, whether by authority, threat, money, propaganda, or even education. However, through compassionate dialogue, help others renounce fanaticism and narrowness”

如果我们醒悟过来的人,观点不完全一致,也是非常正常的。与其彼此指责想到的不够全面,或者做得不够多,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跟醒悟了50%的人去沟通。

这一点也与一个播客重叠 How to Call People In (Instead of Calling Them Out) | Loretta Ross https://www.happyscribe.com/public/ten-percent-happier-with-dan-harris/316-how-to-call-people-in-instead-of-calling-them-out-loretta-ross

principle 6 “Do not maintain anger or hatred. Learn to penetrate and transform them when they are still seeds in your consciousness. As soon as they arise, turn your attention to your breath in order to see and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your hatred.”

这个可能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条吧,虽然愤怒会让我们意识到有什么是不对的。但实际去改变的时候,停留在愤怒里,还是转换到一个更mindful的状态,做出来的事情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我相信是内在的平和是可以改变外在的,这一点上我还有想看的书:the inner work of social justice。

4. Buddhism & Social Change 佛教与社会改变

建立community 

分清楚compassion和empathy,empathy是让被别人的情绪分享进来,很容易产生burn out。compassion是一种更积极的情绪,希望对方的状态有所改变。这一点是有一个更具体的视频,我还没看完 https://youtu.be/FVpdon6YErY

Non attachment 要去做事,要去参与,但是不能期待一个一定的结果

Focus on the positive 不要看太多新闻,这是dwell on the beliefs and actions of the foolish。我们做事情是从愤怒状态出发,还是从爱与信心的角度出发

Focus on the goal 长远看来事情一定都是时时刻刻在改变的,没有完美的结局。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减少人们的苦痛,减少贪欲等等。

推荐这一个youtube频道,频道主有哲学博士,讲日常非宗教性佛教也是简明清晰。

5. Learned helpless myth 习得性无助的“谎言”

https://ppc.sas.upenn.edu/sites/default/files/learnedhelplessnessat50.pdf

“Passivity in response to shock is not learned. It is the default, unlearned response to prolonged aversive events and it is mediated by the serotonergic activity of the dorsal raphe nucleus, which in turn inhibits escape. This passivity can be overcome by learning control, with the activity of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which subserves the detection of control leading to the automatic inhibition of the dorsal raphe nucleus.”

大家都很清楚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吧,如果动物意识到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结果不会改变,那这个认知会让它们放弃逃跑的行为。

然而50年后,当年发文的作者,又发了一篇paper,链接在上面,表示他们got it backwards。不逃跑,是对于长期负面事件的自然反应,而不是学到的。这个不逃跑,可以通过学习控制,来克服。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人对于社会是passive的,不要怪他们,这是正常的反应。相反我们应该,鼓励自己和他人的自主控制,从小事开始一点点参与,一点点建立agency。

6. How to read the news mindfully 如何mindfully读新闻

读新闻是,比起听新闻或者看新闻,来得要容易注意到身体里的情绪。

7. More materials:

The inner work of racial https://www.goodreads.com/book/show/44490676-the-inner-work-of-racial-justice

Plum Village, The Diamond Cutting Through Fear 也是social justice相关的Dharma Talk,我看了一半还没看完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y Anders Norén